高雄發展軌跡

高雄苓雅鯨魚堤岸
更多資訊

高雄鯨魚堤岸評價

鯨魚堤岸夜景

推薦指數: ★★★★★ (5.0/5)
如果來高雄旅遊,想要暫時遠離城市的喧囂、放鬆心情並享受美麗的海景鯨魚堤岸(又名魚鳶坪是個絕佳的選擇。這裡不僅能讓你親近大自然,還擁有極佳的步道與觀景平台,無論是晨跑、散步還是單純放鬆,這裡的開放性空間與海風都讓人心曠神怡。

鯨魚堤岸詳情資訊

  • 名稱鯨魚堤岸(魚鳶坪)
  •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 設施類型海濱步道、觀景台、自行車道、親水平台
  • 地理位置高雄市前鎮區,鄰近哈瑪星文化區與高雄港
  • 最佳遊玩時間日出、黃昏時分,尤其是冬季的清晨特別迷人
  • 交通方式搭乘高雄輕軌、騎自行車或自駕均可方便抵達

鯨魚堤岸|優缺點報給你了解

鯨魚堤岸|海灣步道
想要晚上吹著徐徐微風,享受片刻寧靜,推薦你可以來這邊步道走走逛逛~非常舒服
優點缺點
1. 開放的海岸景觀:步道沿著海岸線設計,讓你在散步或騎行的同時欣賞到壯麗的海景,特別適合拍照。1. 假日遊客較多:尤其是假日人流較多,建議避開高峰時間來訪。
2. 壯觀的觀景台:觀景台提供360度的美麗視野,日落時分景色特別迷人,讓人感到放鬆。2. 餐飲選擇較少:雖然附近有一些簡單的小吃,若是想要多樣選擇的話,需要前往哈瑪星或其他區域。
3. 完善的設施:除了步道和自行車道,還設有休息區和免費停車場,便於遊客休息與放鬆。3. 設施老化:部分涼亭和設備的維護需加強,建議定期檢修以維持良好狀態。
4. 親子友善:這裡空間開放,孩子們可以在草地上玩耍,享受自然的樂趣,非常適合家庭出遊。4. 假日停車位有限:雖然有免費停車場,但假日時段停車位可能會很緊張,建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 台鋁高雄廠區(MLD台鋁生活商場)

MLD台鋁生活商場

位於鯨魚堤岸附近的MLD台鋁生活商場,是由原本的台鋁廠區改建而成,結合了現代設計與歷史建築,已成為高雄新興的藝術與購物中心。這個地方融合了購物、藝術、文化與餐飲等多功能設施,是高雄的一個新地標,適合遊客在遊覽完鯨魚堤岸後,來此放鬆並享受美食。

  • 位置高雄市前鎮區忠勤路8號,距離鯨魚堤岸步行約10分鐘
  • 特色這裡保留了工業時代的鋼架結構,並將其改造為現代化的商業空間。設有藝術展覽區、時尚餐廳、特色書店等,是一個理想的藝術與購物場所。
  • 交通您可以搭乘高雄輕軌至C7 軟體園區站,步行約1分鐘即可到達。

🚋 搭乘高雄輕軌輕鬆前往鯨魚堤岸

高雄輕軌是一個非常便捷的交通方式,無論您是來自高雄市區還是周邊地區,都能輕鬆搭乘輕軌前來。

  • 起點C1 龍虎塔站出發,您可以輕鬆搭乘輕軌。
  • 終點C3 前鎮之星站下車,步行約15分鐘即可抵達鯨魚堤岸。輕軌路線清晰,讓您避開交通堵塞,輕鬆遊覽高雄各大景點。

輕軌的環狀路線不僅方便,還能讓您沿途欣賞高雄的城市景觀。無論是搭乘輕軌、騎自行車還是自駕車來,這裡都非常容易抵達。

🍽️ 鯨魚堤岸周邊美食推薦

1. 海上鮮味

  • 位置高雄市鹽埕區
  • 特色提供新鮮海鮮料理,招牌生魚片和燒烤海鮮深受食客喜愛。
  • 推薦菜色生魚片拼盤、烤魷魚、海鮮鍋物。

2. 港灣小館

  • 位置高雄市鹽埕區
  • 特色環境優雅,提供在地海鮮料理,適合家庭聚餐或約會。
  • 推薦菜色清蒸魚、炒螺肉、海鮮粥。

🧭 高雄鯨魚堤岸,放鬆心情的最佳場所

每每來到高雄,鯨魚堤岸(魚鳶坪)蠻推薦跟三五好友或家人一起散步的地方。無論你是想放鬆心情,還是拍攝日落美景,這裡都能讓您找到放鬆的感覺。搭乘高雄輕軌輕鬆前來,並順道探索MLD台鋁生活商場的藝術氛圍與購物樂趣,讓這次高雄行更加完美。

鯨魚堤岸怎麼去?

私房景點排行NO.1

鯨魚堤岸
高雄梓官蚵仔寮漁港
更多資訊

推薦指數: ★★★★★ (5.0/5)

高雄蚵仔寮漁港介紹

蚵仔寮漁港(Kao-hsiung Oysters Harbor)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漁業重鎮之一。這個漁港自清朝時期便開始養殖蚵仔,隨著漁港的發展,漁業活動逐漸規模化,也使得蚵仔寮漁港成為當地的經濟命脈。如今,這裡已不僅是漁民的工作場所,也是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的觀光地點。

蚵仔寮漁港的特色在於其養殖蚵仔的方式,這裡的養殖多採用“掛架養殖法”,讓蚵仔的味道更加鮮美。而隨著高雄港的發展,漁港周圍的社區也逐步轉型成為融合漁業、文化、音樂與社區活動的熱點。

🎉 年輕人返鄉,共同創造未來

蚵仔寮
蚵仔寮|純樸的漁村~簡單的人!! 地方特色是?

幾年前開始,一群年輕人決定回到家鄉蚵仔寮漁港。這些年輕人曾經遠赴他鄉,尋找工作和機會,但他們的心始終掛念著故鄉那片熟悉的海和漁港的景象。隨著時光流轉,他們不禁感到,家鄉的漁港好像變得有些安靜,少了些曾經的熱鬧。

他們決定回到這片土地,並為家鄉做些改變。於是,蚵寮漁村小搖滾音樂祭的構思就此誕生。這場音樂祭的初衷是簡單的——做些有趣的事,為家鄉注入活力。他們與當地居民共同合作,將音樂、文化與美食結合,創辦了這場獨具特色的音樂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與遊客來到漁港。

音樂祭的成功不僅讓家鄉煥發新生,也讓這些年輕人重新找到了與故鄉的連結,並在這片土地上播種下希望。

🦑 蚵仔寮漁港的特色活動

1. 蚵寮漁村小搖滾音樂祭

蚵寮漁村小搖滾
蚵寮漁村小搖滾|偶然的一次參與,認真覺得這活動跟居民互動等等真的太酷了!!

蚵寮漁村小搖滾音樂祭是一個獨具地方特色的音樂活動,從2012年開始至今,已成為每隔幾年夏季的必備盛事。這個音樂祭不僅是音樂愛好者的樂園,更是當地居民與遊客共同分享熱情和快樂的時刻。

  • 活動特色這個音樂祭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地方性和創新性。最初由當地居民自發舉辦,活動經費主要來自居民的小額捐款,而不是來自政府或大企業的資助。音樂祭通常在漁港的沙灘上舉行,結合了當地漁港的自然風光與音樂,讓現場氣氛無比熱烈。
  • 音樂陣容音樂祭上除了當地的獨立樂團演出外,還會邀請一些知名音樂人來現場表演,如謝銘祐滅火器主唱楊大正等,他們的加入讓音樂祭的演出水準更加高。此外,還有許多本地創作的音樂團體和年輕樂手參與,讓活動充滿新鮮的活力和創意。
  • 現場氛圍每年音樂祭期間,漁港的沙灘會聚集成千上萬的音樂迷,大家隨著音樂節奏跳動,享受海風的吹拂與音樂的洗禮。最特別的是,當地漁民會將捕撈的新鮮海鮮送到現場,還有攤位提供當地特色的蚵仔煎海鮮湯等美味食物,讓人一邊聽音樂,一邊品嘗當地的美食,體驗漁港獨特的魅力。

2. 蚵仔寮漁港文化節

蚵仔寮漁港文化節

每年,蚵仔寮漁港也會舉辦各式與漁業相關的文化節慶活動。這些活動通常會在夏季或農曆新年期間舉行,讓遊客深入了解當地漁業的歷史與傳統。

  • 活動亮點蚵仔寮海鮮節是其中最具規模的活動之一。在這期間,當地漁民會展示他們的捕魚技巧,並且提供免費的烏魚子試吃,遊客可以體驗當地漁民的日常生活,了解漁業文化。
  • DIY教學除了試吃海鮮外,節慶期間還會有DIY教學活動,如製作魚丸漁船手作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增進遊客對漁業文化的認識,還能讓大家親手體驗漁港的日常生活。

🍴 蚵仔寮漁港美食推薦

蚵仔寮漁市場

照片取自:Yahoo新聞

🦐 蚵仔寮魚市場

蚵仔寮漁港的魚市場極為熱鬧,各式各樣的新鮮海產應有盡有,從、到蚵仔,這裡提供的海鮮都是當天捕撈的新鮮貨。遊客可以在這裡購買各式海鮮,並享受當地餐廳代客料理。

🦑 海鮮餐廳

漁港周邊也有許多海鮮餐廳,這些餐廳提供以當日捕撈的海鮮為主的各種美味料理,包括生魚片海鮮鍋、以及烤海鮮,不僅美味,而且保證新鮮。

推薦餐廳

  • 張媽媽代客料理這裡提供新鮮的海鮮料理,如鹹酥小卷炸鮮蚵仔等,所有料理都使用當地最新鮮的食材。每道菜都令人垂涎欲滴,特別是他們家的炒飯,粒粒分明,風味十足。
  • 吳家現炸海鮮、蚵嗲當地的蚵嗲非常有名,外皮酥脆,內餡飽滿,除了蚵嗲外,他們還提供多種炸海鮮,像是魷魚腳龍珠一口蟹等。
  • 彌陀郭虱目魚丸(竣淵企業行)這家店以新鮮的虱目魚丸而聞名,魚丸口感Q彈,鮮美無比,還有其他如花枝丸黑輪片等,也非常受歡迎。

🧭 蚵仔寮漁港交通攻略

1. 自行開車

如果您選擇自行開車前往蚵仔寮漁港,請參考以下路線:

  • 路線可從國道1號(中山高)岡山交流道下→沿縣道186線經安招路→經介壽路→接台19甲→經介壽西路→經石潭路→經大舍東路→經赤崁東路→左轉赤崁南路→經光明路→到底左轉通安路→右轉中正路→右轉港九街→即可達蚵仔寮漁港。

2. 蚵仔寮停車場資訊

蚵仔寮漁港附近的停車場位於高雄市梓官區港六街、港五街、中正六街廓的**「蚵仔寮停二停車場」**,目前大約有62格汽車停車位可供使用。

3. 高鐵

  • 搭乘高鐵外縣市旅客可以先搭乘高鐵到高鐵左營站,再從台鐵新左營站
    • 搭乘高雄市公車8017(台鐵新左營站⇔岡山轉運站)→至赤崁蚵寮站下車→轉搭計程車,即可達蚵仔寮漁港。
    • 搭紅53梓官幹線-主(台鐵新左營站⇔蚵仔寮漁港)→至蚵仔寮漁港,即可抵達。

4. 台鐵火車

外縣市旅客可搭乘台鐵火車到岡山火車站下車,轉搭高雄市公車8017(台鐵新左營站⇔岡山轉運站)→至蚵寮國小(南赤崁)站下車,再搭配步行,即可達蚵仔寮漁港。

5. 捷運

目前蚵仔寮漁港附近沒有捷運站。建議可以先搭乘高雄捷運到高鐵左營站,再從台鐵新左營站搭乘:

  • 高雄市公車8017(台鐵新左營站⇔岡山轉運站)→至赤崁蚵寮站下車→再搭配步行,即可抵達蚵仔寮漁港。
  • 搭紅53梓官幹線-主(台鐵新左營站⇔蚵仔寮漁港)→至蚵仔寮漁港,即可抵達。

6. 公車/客運

  • 搭乘高雄市公車8017(台鐵新左營站⇔岡山轉運站)→至赤崁蚵寮站下車→再搭配步行,即可抵達蚵仔寮漁港。
  • 或搭紅53梓官幹線-主(台鐵新左營站⇔蚵仔寮漁港)→至蚵仔寮漁港,即可抵達。

7. 接駁車 / carpool共乘、拼車(保證出車方案)

目前蚵仔寮漁港官方沒有提供接駁服務。如果您希望更加便捷,可以參考旅步新推出的保證出車carpool共乘 / 拼車服務,讓您的出行更加靈活和省心。

蚵仔寮漁港|推薦跟需要注意的點是?

推薦須注意
🦪 新鮮海鮮:當地魚市場販售新鮮的海產,包括魚、蝦、蟹、蚵仔等。❌ 擁擠:活動或音樂祭期間,遊客人數眾多,可能會有些擁擠,停車需要等待些時間
🎶 音樂祭活動:蚵寮漁村小搖滾音樂祭等獨特的文化活動吸引遊客(音樂祭並非每年舉辦)。❌ 交通較為不便:雖有公車和高鐵等交通選擇,但相對市區來說,需要轉乘,可能會造成時間上的不便。
🌅 漁港景色迷人:黃昏時分,漁港的景色極具詩意,是拍攝美麗海景的好地方。❌ 服務設施有限:一些基本設施和高級餐廳的選擇相對較少,較簡單。
🍽️ 代客料理:可以將購買的海鮮帶到餐廳代為料理,保證新鮮。❌ 部分店家服務時間不穩定:有些攤位的營業時間可能會因為季節或活動而有所變動。

蚵仔寮漁港為許多居民購買漁獲之地方,建議可以租個小摩托騎車前往~~吹吹海風看夕陽,是非常推薦的出行方式!!

🌟 小結

蚵仔寮漁港是高雄不可錯過的熱點之一,這裡不僅能品嚐到最新鮮的海鮮,還能參與到獨具特色的社區活動,如蚵寮漁村小搖滾音樂祭和漁港文化節,真正讓您感受到家鄉的活力與溫暖。

不論您是熱愛漁村的純樸,還是對當地地方漁業文化有興趣,蚵仔寮漁港都能讓您體驗到不一樣的風情。如果計畫來高雄旅遊或是購買便宜的漁獲,這裡無疑是一個值得來探索的好地方。

蚵仔寮漁港怎麼去?

私房景點排行NO.2

蚵仔寮漁港
高雄小港大坪頂
更多資訊

高雄大坪頂:隱藏的私房景點

高雄大坪頂

大坪頂位於高雄市小港區,是當地的制高點之一,擁有壯麗的全景。這裡隱匿在高雄市區的繁華之外,是當地人和攝影愛好者的私房景點。從這裡可以俯瞰整個高雄市區以及周邊的山脈,是逃離都市喧囂、享受大自然的完美場所,如果你來高雄,想要逃離繁華的市區,尋找一個安靜又有美景的地方,大坪頂絕對是不容錯過的私房景點。

歷史背景:大坪頂的演變

早期的農業發展

大坪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這裡最初是由當地的農民耕作和定居的地方。這片區域擁有豐富的土壤資源,適合各種作物的種植,尤其是稻米和水果。當時,大坪頂的居民多依靠農業為生。

工業化時期的轉型

隨著高雄市的工業化發展,特別是高雄港的興建以及石化業的發展,大坪頂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逐漸從一個純粹的農業區轉型為一個更具觀光價值的地方。由於它的制高點位置,這裡成為了拍攝和欣賞高雄市區全景的理想地點。

現代化與觀光發展

隨著觀光業的興起,特別是大坪頂獨特的自然景色和壯麗的全景,這裡逐漸吸引了更多遊客的目光。如今,大坪頂已經成為高雄市區的私房景點之一,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和悠閒的氛圍。

為什麼我會愛上大坪頂?

高雄大坪頂夜景

壯麗的景色,高雄的夜景頂點

大坪頂最大的賣點就是那壯麗的全景,站在山頂上,你可以看到整個高雄市區,遠處的山脈和城市的天際線簡直是太美了!最喜歡的時候,就是傍晚時分,夕陽西下,整個高雄燈光逐漸亮起,那一刻的美景,真的是讓人不禁停下腳步,沉醉其中。

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這裡可是個拍攝高雄美景的理想場所。白天你可以拍到高雄市的繁忙與活力,夜晚則是捕捉城市璀璨燈火的好時機。不管是用手機還是相機,每一張照片都能捕捉到不一樣的魅力。

遠離城市喧囂,來這裡放鬆一下

不想再聽到車水馬龍的聲音?來大坪頂就對了!這裡的環境讓人感覺像是與外界隔絕的世外桃源。你可以在觀景台坐一坐,享受一下高雄市的清新空氣,或者到周圍的草地上走走,讓心情慢慢放鬆,沉澱在大自然的懷抱中。

我每次來大坪頂,總是感覺自己能夠與大自然重新連結,放下所有的壓力與煩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和自由。

家庭聚會、情侶約會的好地方

這裡的氛圍真的很適合家庭或情侶來度過愉快的時光。對於帶小孩的家庭,這裡有許多適合親子同樂的設施,孩子們可以在戶外跑跳、玩耍,而大人則可以放慢腳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如果你是情侶,傍晚的美景更是浪漫,這裡真的是浪漫約會的好地方。

吃貨的福音:大坪頂的美食推薦

大坪頂不僅有美景,還有不少美味的當地特色菜肴。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是個吃貨,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這裡的美食。

1. 土雞料理

來大坪頂,必吃的就是當地的土雞料理。這裡的三杯雞鹽焗雞都非常好吃,雞肉嫩滑,湯汁濃郁,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特別是三杯雞,香氣四溢,濃郁的蒜香和醬油味交織在一起,每一口都是滿滿的幸福。

2. 台菜經典

除了土雞料理,這裡還有許多經典間家常菜,比如鹽酥雞滷肉飯蚵仔煎等。這些地道料理是大多數遊客來必嘗的美食,尤其是鹽酥雞,外酥內嫩,吃上一口根本停不下來。

3. 甜點和飲品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個甜點控,那麼別忘了來一杯手工咖啡或是當地特色的精緻甜點。這裡的甜點既有台灣傳統的口味,又加入了創新的元素,讓人每一口都驚喜不已。

交通攻略:怎麼到達大坪頂

大坪頂|前往路線

1. 自行開車

大坪頂的交通並不算十分便利,但對於有自駕的朋友來說,這裡絕對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從高雄市區出發,走國道1號五甲交流道,接台88快速道路,再下大寮交流道,接台25線,再走鄉道高88線,就能到達。

2. 搭乘公車/高鐵

如果沒有自駕,您可以先搭乘高鐵至左營站,再轉乘公車紅53主線,約40分鐘就能到達大坪頂。

大坪頂的亮點與不足之處

亮點須注意
🌇 壯麗的城市全景:可以一覽高雄市的壯麗景觀,特別適合拍照和放鬆。🚗 交通較為不便:如果沒有自駕,交通方式較為有限。
🍃 寧靜的自然環境:遠離城市喧囂,提供一個放鬆身心的理想場所。🏙️ 偏遠的地理位置:位於高雄的郊區,對於沒有交通工具的遊客來說會不太方便。
🍽️ 地道美食:提供各式家常菜和當地特色美食。🚶‍♀️ 部分設施簡單:雖然有美景和美食,但設施較為簡單,適合想要體驗自然的遊客。
🏞️ 私房景點:避開人群,享受隱藏的景點與安靜時光。🚙 假日可能較擁擠:尤其是週末和假期,遊客較多,需提前規劃停車。

結語

如果你還在尋找一個可以放慢腳步,享受片刻寧靜的地方,大坪頂絕對是個值得一探的好地方。無論是美麗的風景、在地的美食,還是那份難得的悠閒感,這裡都有。來高雄,別忘了來這裡走走,放鬆心情,享受這片屬於高雄的秘境。相信我,你會愛上這裡的。

大坪頂要怎麼去?

私房景點排行NO.3

大坪頂
高雄鳳山黃埔新村
更多資訊

黃埔新村|高雄的歷史與創意文化聚落

黃埔新村|老眷村的故事

黃埔新村位於高雄鳳山區,是一個極具歷史意義的眷村,也因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成為現在的文創重鎮。這個地方最初是為了安置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及其家屬而建的,隨著時代的變遷,這裡逐漸轉型為一個融合歷史和創意的文化村。今天的黃埔新村,保留了許多原始的建築風貌,又注入了許多藝術與創意元素,變成了高雄市的文化聚落之一。

黃埔新村的歷史故事

1. 軍事重地的起源

黃埔新村在1950年代成立,是台灣最早的軍事住宅區之一。當時,隨著大量軍人與眷屬的到來,這裡的建築多為簡單的軍事設施,功能至上。這些建築至今仍保留著當年的風貌,讓人不僅看到了過去軍人生活的蹤跡,也感受到了那段特殊歷史的氛圍。

2. 從軍事到創意的轉型

隨著軍事功能的逐漸弱化,黃埔新村也逐步進行轉型。很多藝術家與創作者看中了這片土地的歷史底蘊,開始進駐並在這裡開設工作室、畫廊等文化場所。黃埔新村也慢慢成為高雄市的藝術與文創基地,既保留了過去的歷史,又注入了現代創意,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空間。

3. 現在的黃埔新村

今天的黃埔新村,是一個結合歷史與現代創意的多元社區。這裡有很多手作店、設計商店、文化活動,吸引著許多喜愛藝術和歷史的遊客。無論是參觀藝術展,還是到市集逛逛,黃埔新村總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

來黃埔新村的理由

黃埔新村|音樂活動
黃埔新村許多藝文活動等等,總是能帶動許多個年齡層到此參與

1. 體驗眷村文化的歷史

如果你想了解台灣的眷村文化,黃埔新村是個絕佳的選擇。這裡保存著很多舊時代的建築和生活方式,讓人可以深入了解過去那些在眷村裡生活的人的故事和文化。走在黃埔新村,你可以感受到歷史的痕跡,彷彿穿越回過去的時光。

2. 藝術與創意的混合體

現在的黃埔新村,已經變成了高雄的一個文創中心。這裡有許多藝術工作坊和設計店,適合喜愛創意、手作的你來探索。你可以在這裡發現許多獨立設計的商品,甚至還能與當地的藝術家聊聊他們的創作靈感。

3. 不容錯過的文化活動

黃埔新村每年都會舉辦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像是眷村聽歌:港都金曲再現這樣的音樂活動,它讓這個充滿歷史感的地方更加熱鬧。雖然音樂活動本身很吸引人,但黃埔新村的魅力更多來自於它的文化融合和創意展現。

眷村聽歌:港都金曲再現

黃埔新村|眷村聽歌活動

照片取自:高雄旅遊局官方FB

今年的**「眷村聽歌:港都金曲再現」活動是高雄文資月的重頭戲。這場音樂盛會邀請了很多具有眷村背景的歌手,像是陳昇**、黃子軒等人,他們的歌曲與眷村的故事深深聯繫,唱出了許多人的回憶與情感。音樂會的內容充滿了懷舊的情懷,讓人一邊聽歌一邊回想起過去的歲月,這樣的活動與黃埔新村的歷史背景相得益彰。

眷村聽歌活動現場
這次辦的眷村聽歌活動,吸引了需多民歌樂手及時下年輕的樂團共襄盛舉,實現了老、中、青三代不同的時空背景

眷村創生計畫:讓黃埔新村注入新生命

眷村創生計畫

攝影取自:高雄眷村

1. 以住代護:讓歷史延續

為了讓這些珍貴的眷村建築不被遺忘,當地推出了**「眷村創生計劃」**。這個計劃的核心理念是「以住代護」,即讓有心的人進駐這些歷史悠久的建築,通過修繕與創新的方式,賦予它們新的生命。這樣一來,黃埔新村不僅能保留歷史的痕跡,還能融入現代生活,成為文化與創意的交匯點。

2. 進駐者的角色

這些進駐的藝術家、設計師或創業者,需要熱愛眷村文化,同時具備經營與創意的能力。他們可以將原本的眷村空間轉型為商業場所、文化藝術場所,或是餐飲、文創空間,這不僅能保護這些歷史建築,還能讓這片土地繼續發揮活力。

3. 空間的多元使用

這些進駐的商業場所不僅需保留歷史風貌,還能注入新的元素,讓每一棟建築都成為文化和創意的載體。這些建築的使用方式非常靈活,無論是開設小店、藝術展覽,還是舉辦文化活動,黃埔新村的每一角落都能發揮其獨特的魅力。

交通資訊:如何輕鬆到達黃埔新村

1. 自行開車

黃埔新村位於高雄鳳山區,從市區開車大約只需20分鐘。你可以沿著建國路自由路行駛,並且這裡有多個停車場,讓自駕遊客無需擔心停車問題。

2. 搭乘公車

如果沒有自駕,可以搭乘高雄市公車的紅53路線,直達黃埔新村。這樣的交通方式非常便捷,車程大約20分鐘。

3. 搭乘高鐵

若你從其他城市來,可以先搭乘高鐵到左營站,再轉乘公車或計程車前往黃埔新村。這是一個非常便捷的選擇,無論是從台北還是其他地區,交通都十分便利。

4. 搭乘捷運

如果你在市區,可以搭乘高雄捷運橘線到大東站,再轉乘公車或步行前往黃埔新村,這樣的交通方式十分便捷,適合不自駕的遊客。

✅ 黃埔新村|優缺點說明

優勢須注意
🏞️ 歷史與文化的結合:了解台灣眷村的歷史文化。🚗 交通不便:沒有捷運直達,公車需轉車,對不熟悉路線的會遊客較不便。
🎨 藝術氛圍濃厚:文創活動、藝術展覽應有盡有。🏙️ 週末較擁擠:假日遊客較多,建議騎車前往。
🍃 親子友善:適合全家一起參觀,享受手作與藝術體驗。🏙️ 設施簡單:一些設施仍保持傳統風貌,較為樸實。
🍽️ 主題美食:需多特色商家進駐,活動期間更多選擇。🏙️ 較為偏遠:相對於市區,交通可能不夠便捷。

結語:黃埔新村—歷史、創意與記憶的交匯點

黃埔新村不僅是了解台灣眷村文化的絕佳場所,它的歷史、文化、藝術和音樂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這個充滿生命力的社區。這裡的故事、這裡的音樂、這裡的藝術,都讓你感受到台灣的熱情與創意。如果來高雄,千萬別錯過這個讓歷史與現代交織的特別地方,讓黃埔新村成為你文化之旅的一部分。

黃埔新村怎麼去?

私房景點排行NO.4

黃埔新村
高雄壽山

高雄壽山散步筆記|歷史、步道與動物園的城市森林日常分享!

高雄壽山真實體驗|從在地山友角度認識歷史、生態與動物園位於高雄鼓山的壽山,是我從小到大最熟悉的地方之一。它不只是登山健行的好去處,更是一個融合歷史、生態與地方記憶的所在。這篇文章,不會是冷冰冰的景點介紹,而是從我多次走訪的經驗出發,深入探討壽山的故事。從「打狗山」到壽山|一座山的前世今生壽山古稱「打狗山」,與「打狗港」即今日的高雄港密切相關。清朝時期,為了防禦海盜與外敵,政府曾在壽山設置砲台。至今仍能在山中找到幾處歷史遺跡,例如「壽山砲台遺址」、「英國領事館砲道遺跡」等。日治時期,壽山首次被納入公園體系,是台灣最早的自然公園之一。那時壽山便成為當地人賞景與避暑的首選地。1950年代後因高雄城市快速發展,壽山成為都市人呼吸的綠肺。2011年壽山被正式劃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是台灣第一座都市型自然保育區,也是少數結合都市生態與歷史文化的自然場域。登山步道介紹|從龍泉寺走到天狗洞,一山多樣貌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壽山擁有多條步道系統,無論你是健行新手還是進階登山者,都能找到適合的路線。一、南壽山登山口(壽山動物園旁)這條路線平緩好走,沿途階梯與觀景亭適合親子健行。難度:★☆☆☆☆建議時間:單程約30分鐘重點景觀:觀林亭、西子灣景致、獼猴觀察區二、龍泉寺登山口龍泉寺香火鼎盛,是信仰與登山融合的入口。路線穿越茂密林蔭,經過數個亭台休憩點:難度:★★★☆☆路線:龍門亭、小坪亭、雅座亭皆為重要節點特色:途經「泰國谷」,植物茂密如熱帶雨林般潮濕涼爽,有「一秒到泰國」的錯覺三、北壽山登山口(近左營)這條步道挑戰度較高,有岩壁與繩索路段,沿途可見天然鐘乳石地貌與「蓮花洞」、「天狗洞」等奇景。難度:★★★★☆建議時間:來回約3小時推薦裝備:登山杖、頭燈(洞穴內昏暗)這些步道可相互連通,組合成半日或全天路線。建議可在不同季節造訪,春季花開、夏季林蔭、秋季涼爽、冬季則是展望最清晰的時節。延伸閱讀推薦:三鳳宮|走進高雄最在地的信仰重鎮生態觀察與獼猴守則|壽山上的野朋友壽山是台灣獼猴族群最密集的棲地之一,也是台灣少數可以在都市中觀察野生猴群的地方。除了獼猴,這裡也是觀察五色鳥、翠翼鳩、黃嘴角鴞等鳥類的好地方。登山途中常會遇見整群獼猴攀爬樹梢或在步道邊散步,但請記得:不要餵食(違規者會被罰款)避免手提塑膠袋,以免被猴子誤認為食物與猴群保持距離,勿直視挑釁若攜帶孩童,務必在旁保護除了動物,壽山也有珍稀植物,如特有種「壽山茶」、「愛玉子樹」、以及野薑花叢等,是天然植物學教室。壽山動物園|親子遊新選擇,動物視角再進化壽山動物園自1960年代啟用,是許多高雄人童年回憶。2022年底重新開放後,不再只是傳統籠養觀賞式設計,而是強調「沉浸式觀察」。改版後亮點如下:空中廊道:長達440公尺的高架步道,讓遊客能從樹冠層觀看長頸鹿、獅子、老虎等大型動物山形屋與自然棲地模擬:環境更接近原始生態,提升動物福祉親水廣場:夏季消暑地點,孩童戲水區旁就是水豚與鴕鳥區咖啡廳與小食區:提供輕食與冷飲,適合親子與年長者休憩門票與預約資訊:全票NT$40 / 半票NT$20未滿6歲兒童免費高雄市國小學生免費入園可於動物園官網或APP進行線上預約入園我實地走訪後,覺得園區規劃更友善、不擁擠,動線也清楚,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小朋友與羊駝互動區,真延伸閱讀推薦:走進橋頭糖廠,糖業遺產中的懷舊與新生。如何前往壽山?|交通方式總整理🚗 自行開車導航「壽山動物園」即可,園區備有停車場(假日易客滿)龍泉寺登山口、忠烈祠周邊也設有停車點🚇 大眾運輸捷運橘線「鹽埕埔站」→ 轉乘56號公車直達動物園入口或搭輕軌至「哈瑪星站」,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登山口若從市區租腳踏車,經過哈瑪星與鼓山一路上坡也很有挑戰性,是不少熱血旅人首選。周邊景點推薦|串連一日遊若想玩一整天,可搭配以下景點規劃:西子灣夕陽:登山後順道去看海,推薦傍晚時分欣賞夕陽駁二藝術特區:從哈瑪星站搭輕軌至駁二,逛展覽、喝咖啡前清英國領事館:了解壽山在海防史中的角色哈瑪星鐵道園區:老火車迷的朝聖地,適合親子拍照📆 建議一日行程:時間行程內容08:00鹽埕埔捷運站集合08:30龍泉寺登壽山步道11:00雅座亭休憩與野餐12:30回到山下、吃在地小吃13:30參觀壽山動物園16:00移動至西子灣與駁二18:00看夕陽、晚餐結束行程結語|壽山是城市裡的一口呼吸,是高雄人的生活場域每當我工作壓力大、生活倦怠時,我就會上壽山走一圈,不求速度,只為找回那份熟悉的安定感。這座山的風不是冷冽的,而是溫柔的,像一位老朋友般默默陪伴。壽山之所以特別,不在於它有多高或多壯觀,而在於它既平易近人又深不可測。它容納了歷史、自然、生命,也容納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記憶。若你從未造訪過壽山,請給它一次機會;若你曾經來過,請試著用不同角度再次親近它。 更多資訊
高雄橋頭糖廠

橋頭糖廠全景導覽|從日治製糖基地到文化地景的百年演變

百年橋頭糖廠|重返台灣第一座製糖基地的時代現場橋頭糖廠不只是糖業歷史的象徵,更是台灣近代工業化進程的起點。這裡完整保留日治時期的工場、宿舍、神社與糖鐵,彷彿一座大型的歷史教室,述說著殖民、產業、戰爭與地方生活的交織歷程。無論你是對台灣歷史文化有興趣的旅人、建築愛好者,還是想尋找不同城市記憶的探索者,這篇文章都將帶你深入了解橋頭糖廠的百年故事。橋頭糖廠的設立與地方發展橋頭糖廠位於高雄市橋頭區,創立於1902年,是台灣第一座新式機械化製糖工廠。當年由日本總督府與三井財閥共同設立,不只推動糖業出口與經濟發展,也促成橋頭聚落的建立與都市化。時至今日,糖廠轉型為文化園區與博物館,成為高雄北部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場域,吸引無數遊客親身體驗這座工業與文化並存的歷史空間。橋頭糖廠的歷史起源|殖民工業化的起跑點為什麼是橋頭?創立時間:1902年(日治時期)設立單位: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由三井財閥投資)地理條件優勢:位於中崎溪旁,水源穩定、地形平坦、鄰近打狗港(今高雄港)橋頭糖廠的成立是日本總督府為實現殖民地經濟自足而推動的現代化工業政策之一。在技術與資金上,與三井財閥合作成立「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引進日本與德國製造的現代機械。糖廠每日壓榨甘蔗高達1000噸以上,當時即是東亞最先進的大型製糖工場之一。糖廠帶動地方基礎建設,如農地開墾、糖鐵鋪設與聚落形成,也形成「以工廠為核心」的殖民型社區模型。空間構成與文化意涵|功能完整的殖民工業聚落橋頭糖廠不同於單一工場的製造場,它是一座工業與生活混合的殖民社區。區域內可分為工場區、住宅區、鐵道區與宗教空間,各自具有明確功能與社會意義。1. 製糖工場:一條龍製程的實地展示五重壓榨機:將甘蔗壓榨成汁,五組重輪連續運作提升產出效率。蒸發器與結晶槽:蔗汁經蒸發濃縮,於結晶槽中形成砂糖,是糖廠的產能核心。鍋爐室:燃燒蔗渣回收能量供應全廠動力,是早期能源自給的實例。酒精工場(1908年):副產糖蜜加工為酒精,用於軍需、醫療與工業用途,二戰期間更成為戰略資源。目前這些設備大部分仍保留原貌,成為台灣少數仍可見製糖原始設備的空間,具有高度教育與展示價值。2. 日式宿舍與空間秩序:殖民制度的空間展演社宅事務所(1901):融合辦公與居住機能,建築風格仿荷蘭殖民建築,具軍事防禦功能。廠長、副廠長宿舍:高級官舍,設有前後庭與木構浴室,象徵管理階層的尊榮地位。六連棟員工宿舍:供中級幹部與家庭居住,結構簡潔實用,重視集體管理。俱樂部建築:接待高官與舉辦晚宴活動,今轉為文物館與咖啡館。這些建築反映出殖民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與生活劃分,宿舍配置甚至影響了今日橋頭住宅區的形成模式。3. 宗教設施:治理與精神慰藉的交錯空間黑銅聖觀音像(1902):由初代社長設立,仿日本藥師寺聖觀音,為工人與工程人員祈福。橋仔頭神社(1931):官方宗教機構,主祀天照大神與能久親王,為員工精神向心力來源。觀音像與神社並存,不僅象徵宗教多樣性,也反映殖民者在信仰控制上的策略靈活與層級差異。4. 糖鐵與五分車:輸送命脈與記憶軌跡建設始於1901年,作為蔗場與工場間的運輸命脈,亦用於載糖出口至打狗港。五分車保存段:今日觀光鐵道,搭乘路線即為昔日蔗車路線,保有完整鋼軌與轉轍設備。維修庫與蔗車展示:展示比利時製蒸汽機與台灣自製車體,讓人理解工業交通的演進。**五分車行駛時間:目前僅於例假日行駛,建議提前至現場排隊候車,行駛時間可能依天候與現場人流微調。發車時刻表:花卉農園中心站出發:11:00、13:00、15:00橋頭糖廠站出發:11:30、14:00、16:00搭乘方式與動線建議:可於橋頭糖廠站購票後排隊等候,依現場人員指示上車。建議從捷運站出站後,沿糖廠主園區道路步行至五分車候車月台,沿途有指標導引。票價資訊:成人票:50元優待票(兒童/年長者):30元三歲以下兒童免費(需有家長陪同)此段五分車路線不僅是保存最完整的糖業鐵道系統之一,也能讓遊客親身體驗早期甘蔗運輸的真實場景,沿途穿越綠色隧道與歷史設施,極具懷舊魅力。五分車不僅是交通遺構,更是許多高雄人共同的兒時回憶與產業象徵。5. 軍事與紀律設施:殖民與戰爭雙重痕跡防空洞系統:24座分布於宿舍與工場區,為太平洋戰爭時期防轟炸設施。戰時指揮中心:設於鐵道隧道下方,混凝土構造堅固,供高級幹部避難與指揮。禁閉室:針對違規員工(如偷甘蔗),進行監禁與懲戒,反映出嚴格勞動紀律體系。這些軍事設施至今仍可實地探訪,是台灣工業場域中少數保存完整的戰時遺構之一。從工廠到文化場域|橋頭糖廠的再生與活化橋頭糖廠自1999年停產後,未遭荒廢,而是成為文化保存與再利用的典範。2002年登錄為縣定古蹟,2007年指定為文化景觀2006年設立「台灣糖業博物館」,結合常設展與互動教育展示宿舍區轉型為藝術村,進駐藝術家、文創品牌、地方團隊舉辦豬仔文物館、五分車體驗、市集活動等,兼顧教育與觀光與十鼓文創合作設置演出與互動展演空間,將歷史場域賦予當代文化生命這段再生歷程使橋頭糖廠從工業設施蛻變為文化地景,與地方居民生活緊密連結。推薦橋頭糖廠的五大理由理由說明✅ 原址原物保存保留製糖設備、宿舍、鐵道與信仰遺構,具高度歷史真實性✅ 多元歷史視角結合殖民、工業、宗教、戰爭、生活五大面向✅ 觀光教育兼具適合校外教學、攝影愛好者與家庭旅遊✅ 空間設施友善設有步道、導覽、無障礙坡道與休憩空間✅ 捷運直達交通方便高雄捷運紅線橋頭糖廠站下車即達,YouBike 接駁亦便利參觀資訊與交通方式地址:高雄市橋頭區糖廠路24號捷運:紅線「橋頭糖廠站」1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自駕:國道1號岡山交流道下接台1線,約10分鐘車程公車:搭乘8506(義大客運)至「橋頭糖廠站」下車YouBike:捷運站旁設有站點可借還開放時間:每日09:00~17:00導覽服務:定時導覽與團體預約皆可,建議查詢博物館官方網站推薦拍照點與特色視角:日式廠長宿舍前庭與古井五分車綠色隧道段(午後光影最美)製糖工場外牆紅磚拱門與鍋爐室側牆神社遺構近景【延伸閱讀推薦】若你對橋頭糖廠的歷史文化感興趣,以下幾篇文章也不容錯過:👉 《駁二藝術特區:從港邊倉庫變身高雄創意核心》探索高雄另一個工業轉型代表地,從舊碼頭倉庫搖身成為南台灣藝文重鎮。👉 《哈瑪星的記憶:日治時期港都的起點與消逝》走進哈瑪星老街與鐵道園區,看高雄如何從糖業港口發展成現代城市。👉 《高雄海音館全解析:新世代音樂地標的誕生》從糖廠舊景延伸到音樂新聲,認識高雄如何打造下一個文化亮點。結語:活著的歷史場域,值得細細走一遍橋頭糖廠非常適合一日遊行程中,輕鬆地騎著腳踏車細細品嘗橋頭糖廠不是一座靜態博物館,而是一個保留真實歷史樣貌的場所。你在這裡看到的是機器在說話、牆壁在述說、地面上每一條鐵軌都在訴說台灣的過去。這是一個地方如何從農業走向工業、如何被殖民又轉型為地方文化的縮影。如果你想更理解高雄如何發展成工業城市、台灣如何透過糖業與世界接軌,橋頭糖廠值得你來一趟。 更多資訊
高雄三鳳宮

高雄三鳳宮日常紀實|在地人眼中傳統信仰與生活的風景。

在地人這樣拜|高雄三鳳宮的信仰節奏與日常風景高雄三鳳宮,位於三民區的市中心地帶。第一次來的人,或許會以為這只是一間裝飾精緻的傳統廟宇,但走進去、抬頭一望、雙手合十,才會發現,這是一段仍在呼吸的歷史,一座讓人心安的所在。傳統信仰與親切的在地生活場景從高雄火車站出發,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三鳳宮。沿途是生活感濃厚的街區,有小吃攤、修車行與雜貨店,市井風情十足。走近廟口,濃濃的檀香味迎面而來,供品香火從不間斷。抬頭一看,數百盞紅燈籠垂掛高空,白天莊嚴,夜晚則化身為信仰星河。哪吒三太子的溫柔守護三鳳宮主祀的是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與許多人心中那個英勇威猛的形象不同,三鳳宮內的哪吒多了一分溫柔。神像眼神柔和,身披盔甲卻沒有距離感,就像社區中的守護者。香客前來參拜,態度虔敬但不拘謹,讓人感覺安心而親切。三鳳宮建築之美|三進式空間與本地工藝三鳳宮採三進式格局,從前殿到正殿再至凌霄寶殿,層層深入,氛圍愈發肅穆。其中最令人驚豔的是二樓的凌霄寶殿,供奉玉皇大帝。整座殿堂氣勢恢宏,金碧輝煌卻不浮誇。宮內木雕、龍柱、彩繪皆出自台灣傳統工藝師傅之手,其中門神彩繪更是潘麗水大師的作品,為廟宇增添無價的藝術價值。信仰節奏與三鳳宮的民俗節慶三鳳宮全年節慶活動不斷,從春節迎神、元宵賞燈,到三太子誕辰與中元普渡,每一場都深深融入在地社區生活。以下為主要活動資訊:節慶名稱農曆日期活動內容與意義玉皇上帝萬壽正月初九登凌霄寶殿參拜玉皇大帝,祈求全年平安順利元宵節燈會正月十五廟埕掛滿紅燈籠,夜晚點燈成為攝影與祈福熱點哪吒三太子聖誕九月初九神轎遶境、陣頭鼓隊、信徒大會香,是信仰最熱鬧的一天中元普渡法會七月十五廣場搭設法壇普施孤魂,焚香祈福,傳遞人間溫情與慎終追遠精神活動當天,不僅是宗教儀式,更是全社區總動員的日子。你會看到長輩準備供品、年輕人抬轎走陣頭,小孩開心提著燈籠在廟前跑跳,這種參與感不是遊客能輕易模仿的。廟口日常|吃出高雄的在地味道拜完三太子,走出廟口別急著離開。附近幾家老攤是許多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阿嬤米糕:肉燥香氣迷人,一碗不夠吃老字號青草茶:清熱解渴,夏天必喝阿伯四神湯:滿滿料,藥膳清香不苦口坐在塑膠椅上,邊吃邊看著人來人往,那是高雄最日常的生活節奏,也是這篇文章最想捕捉的城市溫度。延伸閱讀推薦:來去哈瑪星,尋找港都舊時光的地圖!社區信仰的力量|志工與信徒的無名付出三鳳宮之所以香火不絕,不光是神明顯靈,更因為一群默默付出的在地人。每逢節慶,志工們主動輪班協助籌備、布置與交通指引。他們大多不是專職廟方人員,而是平常在市場、攤位、社區活動中就活躍的阿姨伯伯。「這是我們的廟,我們當然自己顧。」一位志工這樣說。這種認同感,是三鳳宮能在地深耕數百年的關鍵。燈籠與香火交織的夜色每逢農曆新年與元宵節,三鳳宮化身為燈海世界。成排紅燈籠懸掛在空中,香火繚繞中帶著微微煙霧,拍起來溫潤有氣氛。你會看到攝影同好一字排開,三腳架林立,但更動人的畫面是三代同堂合影留念,或是年輕情侶互相扶持點燈祈願。延伸閱讀推薦:傳統的人文,當然少不了傳統的聲音,最早的在地電台『鳳鳴電台』交通資訊與參訪小貼士地址:高雄市三民區河北二路134號開放時間:每日05:00–23:00搭乘高雄捷運至高雄火車站,步行約10分鐘即達廟埕前方有汽車停車格,週邊巷弄有機車格建議傍晚前來,既可參拜又可捕捉夜色燈海。三鳳宮|是一座你會再來的廟宇,一個中心信仰高雄三鳳宮不是為了觀光存在,它是真正與地方一起呼吸的信仰場域。你不用很懂道教儀式,也無需刻意裝虔誠,只要願意靜下心來,你就能感受到這座廟宇帶來的平靜與穩定。點一支香、告訴三太子你想要說的心裡話,我相信你會得到答案 更多資訊
高雄海音館

高雄海音館真心推薦!港都人最驕傲的音樂與城市風景地標

高雄海音館|在生活與聲音之間,我們的城市共鳴如果你真的住過高雄,尤其是鹽埕、哈瑪星、愛河邊,那你會知道,今天這片光鮮亮麗的「高雄海音館」,其實過去是個堆滿貨櫃、工人搬運喧囂、機械轟隆隆作響的老港區。從鋼鐵、運輸、出口為主的工業城市,一路轉型成為重視藝術與生活品質的現代都市,高雄人自己都知道,這條路不好走,但海音館,就是個轉捩點。光榮碼頭到海音館的蛻變如果你曾經在高雄生活過一段時間,尤其是十多年前,你可能會記得:當年為了一睹黃色小鴨風采,整座光榮碼頭擠滿了人潮。那片碼頭,就是今天高雄海音館的所在地。當時這裡是高雄港的16到18號碼頭,是港都運輸的重要樞紐,堆滿貨櫃、吊車日夜作業,四周都是鋼筋、水泥與汗水的氣味。它是屬於工業時代的場景,卻也承載著高雄老一輩人的青春與記憶。隨著貨運功能外移到前鎮與小港港區,這塊港邊土地慢慢退下歷史舞台。高雄市政府與中央提出更新計畫,開始思考如何讓這片舊港口不再只是歷史的殘影,而成為文化的前哨。於是「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構想誕生了,並在這裡落腳。這片過去只能遠眺的碼頭,如今打開給市民與旅人。從吊車變成燈塔,從集裝箱變成演出空間,這不只是空間的改建,更是城市意識的蛻變。現在的海音館,正是這段歷史轉身的最佳象徵。當你站在那片熟悉的風口上,看著全新的建築閃著光,你會知道——這座城市沒忘記過去,只是用音樂為記憶譜上了新旋律。高流不等於海音館?很多人都搞錯了兩個名字,兩個角色先簡單說明一下大家常搞混的地方: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簡稱高流) 是整個園區的正式名稱,像是一個大型的音樂與文化基地。海音館 則是這個園區裡最重要、最醒目的主建築之一,是專門舉辦大型演唱會與表演的核心場館。你可以把「高流」想像成一所學校,而「海音館」就是那間最大間、大家最常進去的教室。它們是同一個地方的一部分,但功能與範圍不同。為什麼大家常搞混?因為多數活動與演唱會都在海音館舉辦,再加上海音館的建築實在太有辨識度了,久而久之,大家看到照片就直接叫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其實那只是整體的一小部分。海音館有什麼特別?海音館的設計來自台語「海音(hái-íng)」,有「海的聲音」與「音樂如海浪般來襲」的雙重意象。這裡的建築不只是造景打卡點,而是真正服務音樂與人群的空間。從戶外舞台延伸到海豚步道,每一步都感受到設計者希望讓音樂與城市融為一體的用心。從戶外舞台延伸到海豚步道,每一步都感受到設計者希望讓音樂與城市融為一體的用心。海音館的建築特色,怎麼拍都美外觀設計像浪花翻湧,融合珊瑚礁的紋理,完全不同於北部那種制式場館。入夜後的光雕效果非常有戲,尤其是港邊倒影加上微微海風吹來,拍起來很有電影感。場館設計是可變式舞台,每場演出都可以根據需要改變舞台與座位配置,這在台灣極少見。如果你從駁二一路散步過來,會發現海音館像是一顆嵌在港灣邊的音樂寶石,不管是白天藍天下,還是夜裡燈光閃耀,它都能成為你的相機記憶卡裡最美的一張。全台唯一的 3D 沉浸式音響:不是說說而已海音館的音響系統是全台唯一的 d&b Soundscape 沉浸式 3D 音響。這不只是「環繞音響」,而是你閉上眼睛也能感覺到聲音從左後方、斜前方流動過來。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坐在樂團中央,那種「聲音洗禮」的感覺,真的只有現場才能體會。不管你買的是前排還是後排、左側還是右側,音效幾乎是一致的,這一點對認真聽音樂的觀眾超重要。從高雄在地人的角度看海音館很多高雄人會說:「我們以前以為只有巨蛋能辦演唱會,現在終於有專業的音樂館了。」這種轉變不只是一棟建築,而是生活風景的改變。港邊以前是不能隨便靠近的禁區,現在卻變成了情侶約會、家長帶小孩散步、年輕人拍婚紗的地方。海音館不是只有辦演唱會,更多時候,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背景音樂、是週末的期待。我們在海音館前求婚、在音浪塔拍畢業照、在鯨魚堤岸看朋友首場演出、甚至只是在海豚步道吹風發呆。它就像一位沉默的朋友,始終存在那裡,讓你無論心情好壞,都有個地方可以靠近。園區裡的其他空間除了主場館海音館,整個高流園區也很精彩:音浪塔:垂直式多功能表演空間,講座、實驗性劇場或錄音工作坊的好場地。鯨魚堤岸:提供獨立音樂、小劇場、實驗音樂空間,尤其適合地下音樂文化。珊瑚礁群:吃的、喝的、文創小店都有,是觀光客和在地人都喜歡逛的地方。海豚步道:走在這條海邊步道上,看著對岸85大樓與港灣天際線,是一種屬於高雄的浪漫。LIVE WAREHOUSE:其實是在駁二裡的大義倉庫區,但和高流密切合作,是南台灣最重要的音樂基地之一。延伸閱讀:鯨魚堤岸裡的音樂日常海音館怎麼去最方便?捷運+輕軌最省事捷運橘線「鹽埕埔站」1號出口,轉搭高雄輕軌至「真愛碼頭站」下車。走路不到五分鐘就能看到海音館亮著燈等你。自駕也方便附近設有多處地下與平面停車場,開車族也可以很放心。建議傍晚就來,散步、拍照、吃個晚餐,然後看表演。週末傍晚,來這裡散步順便聽一場音樂會,再去附近的鹽埕小吃老店吃碗米粉湯,這才是我們在地人的生活方式。延伸閱讀:駁二藝術特區的轉型故事怎麼開始?海音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演出資訊推薦高雄海音館在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延續其多元風格,舉辦了各類大型演唱會與音樂節,不僅有國際巨星、韓流偶像,也有深具地方文化色彩的原住民音樂節與經典秀場復刻。無論你是哪一種音樂類型的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感動。以下是具代表性的活動節目:2025.07|K-POP SUMMER FEST集結多組韓國新生代人氣偶像,包括舞蹈實力派與抒情主打團體。活動為期兩天,內容涵蓋團體秀、個人舞台、聯合合作曲目,並結合粉絲見面會與週邊市集,是暑期最盛大的K-POP現場音樂盛事。2025.10|高雄原聲音樂節(Indigenous Sounds Festival)聚焦台灣原住民音樂與跨國部落文化,呈現多元聲音的交會與對話。2025.12|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冬季特別場重現經典秀場文化,多位資深藝人登台演出,營造濃濃懷舊氛圍。2026.01|五月天迎新專場演唱會亞洲天團五月天限定迎新場,以「陪你過新年」為主題,門票一開賣即秒殺。2026.03|AURORA《What Happened》亞洲巡演挪威創作女聲AURORA首次來高雄演出,以靈性系電子與北歐詩意聲線帶來獨特體驗。此外,還有下列活動已確定舉辦,歡迎提早規劃:日期活動名稱地點票務備註2025/07/05黃小琥《琥嚮世界》巡迴演唱會海音館年代售票金曲歌后深情演唱2025/08/14Camila Cabello《Yours, C Tour》演唱會海音館拓元售票美國女歌手首次來台2025/09/27STING《STING 3.0》世界巡迴演唱會海音館拓元售票英國搖滾傳奇現場演出2025/10/19高雄原聲音樂節海音館與戶外場域待公布聚焦原住民與部落跨國音樂2025/11/09港聲電音節 Glow Pier Festival戶外碼頭場域KKTIX海港電音派對夜2025/12/21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冬季特別場海音館ibon 售票經典秀場復刻,重現華麗年代2026/01/11五月天迎新專場演唱會海音館拓元售票限定一場迎新主題演出2026/03/01AURORA《What Happened》亞洲巡演海音館Live Nation挪威靈魂系創作女聲這些演出不僅是高雄海音館對音樂的熱情呈現,更反映這座城市與國際接軌的文化自信。每一次演出,不只是節目,而是一場城市和觀眾的共振。為什麼我們推薦海音館?這裡不是那種一次打卡就不會再來的地方。這裡可以待很久、走很多次、聽不同的聲音。海風吹來、燈亮起來的時候,你會覺得留在這裡『很好』。留下來,聽見這座城市的聲音海音館駁二中的近港步道,非常適合停下腳步看看夕陽有多美麗這就是我們在地人眼中的海音館,不是打卡熱點而已,是生活的轉折點,是高雄這座城市向未來前進的聲音。下一次你來港邊,不妨慢下腳步,坐在海音館對面的木棧道上,看船、看燈、看雲,也許你會聽見——高雄的心跳聲。 更多資訊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城市轉型記事|從破倉庫到文化基地的在地故事

駁二藝術特區|從港邊倉庫到文化靈魂,一個高雄人從小到大的歷史紀錄『這裡不是單純的景點,是我們長大的現場』如果你是從小在高雄長大的人,「駁二」這兩個字的意義,絕對不只是個可以拍照的景點。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它是見證城市變遷的地標,是記憶裡鐵軌聲響與海風交錯的場景,更是從沉寂、破敗中再出發的勇氣象徵。這篇文章,我不是要告訴你駁二現在有多文青、有多網美打卡景點,而是想跟你說,我們怎麼看著這個地方從一排排舊倉庫,變成一座活的文化基地。我們不是旁觀者,我們是它的一部分。第一章|駁二從哪來:高雄港與工業記憶的開始駁二的名字,其實來自「第二號駁船碼頭倉庫群」,是過去高雄港港埠設施的一部分。日治時期高雄被規劃為南進戰略港口,港區迅速發展,港邊一帶興建了包含棧貳庫、棧伍庫、駁二、大勇、蓬萊、大義等倉庫區,用來轉運木材、糖、鹽、香蕉、五金與各類工業品。1970年代起,這一區仍扮演著重要的貨運集散地。但隨著台灣產業轉型與貿易重心南移,小港新港區興起,駁二這邊的倉儲功能逐漸邊緣化。到了1990年代,這些倉庫幾乎全數閒置,一片寂靜,荒煙蔓草,成為少年玩滑板、學生練團、街頭塗鴉者的秘密基地。第二章|在我們的青春裡:鐵軌邊的自由與塵土我還記得小時候的駁二,不叫駁二。大家說的都是「後港仔」、「鹽埕港邊」、「那邊有倉庫」。我們一群小孩會騎腳踏車溜進去,一邊閃警衛一邊翻木棧板找寶物。夏天我們會躲在鐵皮屋下乘涼,冬天就點蚊香煮泡麵。鐵道還沒拆,那時的臨港線是高雄孩子的冒險樂園。我們站在月台邊看火車進港,看貨櫃吊上吊下;有時偷跑進停著的車廂裡玩鬼抓人,那些記憶比什麼3C遊樂場都刺激。那裡不是文化區,而是「我們的地盤」。我們不知道未來這裡會變什麼樣,也沒想過會有哪天,這些殘破會變成歷史的一部分。第三章|轉捩點:2000年國慶煙火與文化局的進駐2000年,高雄第一次辦國慶煙火,市府選了港邊這片沒人要的倉庫群來辦活動。也是從那一年開始,「駁二」這個名字第一次被以正面光環提起。當時很多在地人也懷疑:這破爛地方真的有未來?結果後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真的接手了這片倉庫群,並於2006年正式命名為「駁二藝術特區」,展開一連串改造。不同於粗暴拆除重建的作法,駁二是「保留舊屋體」、「活化空間」、「滲入創意」。這種策略,不但讓高雄人感動,也吸引了藝術工作者與設計師進駐。延伸閱讀推薦:棧貳庫故事集,港邊倉庫轉身成為人們的第二客廳第四章|變身之後:駁二今天的模樣今天的駁二藝術特區由三大倉庫群組成,每一區域各有特色與功能,彼此串連,構成高雄港邊最具文化厚度的生活藝術圈,也見證著高雄市區港邊轉型的核心精神。每年不同季節的活動也為這裡注入全新氣氛。春天有光影藝術節,夏天迎來大港開唱與城市浪人市集,秋冬則常見跨年展演與創作駐村成果發表。這些不是觀光業灌輸的熱鬧,而是本地創作者、青年與藝術人用汗水堆疊出來的節奏與內容。1. 大勇倉庫群(鹽埕區大勇路)這裡是駁二最早起步的核心區,保留原始工業建築結構,空間寬敞挑高,是早期展覽與活動的發源地。主要場館:C1、C2(in89電影院)、C4(誠品)、C5(問吧)、P2、P3(月光劇場)特色:靜態展覽、電影、週末市集起點2. 蓬萊倉庫群(鼓山區蓬萊路)與哈瑪星相連,是文化與歷史的並存區。場館:B3-B10、B9(正港小劇場)、哈瑪星鐵道館、小火車、一畝田綠地特色:適合親子、展覽、街頭藝術活動3. 大義倉庫群(鹽埕區大義街)文創品牌、設計師小店聚集之地。場館:C6-C11,包含LIVE WAREHOUSE、咖啡館、VR體驗、選物店特色:最具生活感與潮流互動的倉庫街區4. 周邊補充地標大港橋:港區唯一開合景觀橋,每日固定開橋大港倉:展覽、設計工作坊、選物空間浪祭酒吧(LAG):目前最受歡迎的夜生活場域,偶有現場演出延伸閱讀推薦:哈瑪星文化深度導覽,從鐵道口的城市再生看高雄歷史第五章|駁二親子與交通小建議如果你是帶著孩子來駁二,我會推薦幾個較適合的區域:蓬萊倉庫群的小火車與鐵道雕塑草地:孩子最愛一畝田綠地區與鐵道館,互動又安全駁二市集週末版,小吃與親子手作展很多怎麼來?搭橘線捷運到「鹽埕埔站」,或搭輕軌在「駁二大義站」下車最方便。腳踏車族也可以騎港濱路沿愛河直達。另外,YouBike有站點設於大勇路與蓬萊倉庫入口處,市區自行車騎來騎去非常方便。若是開車來訪,建議選擇「鼓山魚市場地下停車場」或「鹽埕國中收費停車場」,走路5分鐘內可到駁二核心區。第六章|駁二一日遊建議|不是攻略,是一種節奏如果你問我駁二該怎麼逛,我不會告訴你排行榜或打卡點,我只會說:「慢慢走,聽它在說什麼」。這裡的空間節奏不像觀光導覽地圖,而像一條你自己畫出來的路線。這是我平常會怎麼逛:10:30|誠品大勇倉庫暖身,順便看書11:30|去問吧拿地圖,買杯咖啡12:30|大義倉庫區文創店、找地方吃午餐14:00|蓬萊區鐵道走廊、小火車、看展16:00|大港橋看開橋儀式、拍照留念19:00|結尾放鬆:大港倉選物 or 浪祭酒吧喝一杯這當然不是唯一方式,也許你適合這些:攝影迷:午後兩點開始在B6到B10區走拍,夕陽下的舊鐵道與港景最迷人。設計人與創作者:C7到C9的手作工坊、繡花鞋、木工藝、插畫館,每個攤位都是靈感源。慢旅行或長者:從誠品與港邊廣場開始,午後到哈瑪星鐵道館吹冷氣,晚餐選老鹽埕餐廳,回家剛好。重點不是景點,而是讓你有時間與空間,重新感受海港的溫度與漫步節奏。第七章|駁二不是變得更好,是變得更自己很多人說駁二是「老地方變年輕」,但我認為它是「舊地方長出了新樣子」。真正好的轉型,不是把東西丟掉重來,而是讓舊的活下去,新的也能扎根。駁二藝術特區做到了,從曾經被遺忘的倉庫,到今天成為全台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據點之一,它的每一步都走得不急不躁,像高雄人一樣,實在、穩定、但有溫度。如果你問我,高雄哪裡最值得推薦?我不會說某個夜市或百貨,我會說:「你去駁二,慢慢走,什麼都不要想,你就會懂。」 更多資訊
高雄|哈瑪星

哈瑪星港邊老街散步趣|聽高雄老一輩人說從前的鐵道與生活

哈瑪星|從港邊鐵道到文化基地,重新打開高雄歷史的入口哈瑪星,不只是高雄的一部分,而是一段城市軌跡的入口在高雄市的西側,有一個名字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哈瑪星。它是鐵道的終點、港口的前線、城市現代化的起點,也是歷史與文化交會的場域。對老高雄人來說,哈瑪星是童年時搭火車去港邊的回憶;對外地人來說,它是市區邊陲的一塊保留地,直到近十年,它才逐漸重新被看見。本文不是旅遊導覽,也不只是歷史敘述,而是一場城市記憶的追索。我們將從哈瑪星的空間佈局談起,穿越它的時代轉折,走進它的巷弄與街廓,觀察它如何從重工業區變成文化實驗場,也理解為什麼今天的我們,更應該重新認識哈瑪星。哈瑪星的地理與命名:從「濱線」開始的故事哈瑪星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特別,其實是從日語「濱線」(注音假名:はません,羅馬字:Hamasen)演變來的。老一輩的人講台語時唸成「哈瑪星」,久了,大家就這樣叫它。當年這條通到港邊的鐵路支線,是高雄人去港口工作的門口,也是出門「做大事」的起點。哈瑪星的範圍,大約是現在的鼓山一路往南、臨海一路以西一帶。這裡從以前就很不一樣,不像高雄其他老街是慢慢長出來的,哈瑪星一開始就有設計、有規劃──街道像棋盤一樣整齊,排水、宿舍、辦公廳舍通通齊全。有人說,哈瑪星是當年日本政府拿來當作「示範都市」在打造的,算是高雄最早的現代社區之一。從港埠設施到重工腹地|哈瑪星的黃金年代港口開發帶動城市繁榮20世紀初,高雄被日本政府選定為南進戰略與貿易轉運的港口城市。港區工程從第一期至第三期陸續完成,船隻得以停靠碼頭、貨物透過鐵道轉運至內陸,哈瑪星因此成為港口與城市之間的中介地帶。此時期的哈瑪星,聚集了大量港務員工、鐵道工人與其眷屬,成為高雄最早的「移民城市縮影」。日人規劃此區不僅設有鐵道局、運輸站、倉儲區,還興建學校、警察局與神社。今日尚存的「打狗英國領事館」、「哈瑪星車站舊址」、「日式宿舍群」等,都是那段繁榮時期的見證。鐵道終點站的意義哈瑪星亦是高雄臨港線的終點,這段鐵路是台灣最早的臨港鐵路系統,連結縱貫鐵道與高雄港,使得物資運送與人員流通更為便捷。當年許多旅客由此上船,遠赴南洋;也有許多漁貨、木材與砂石,由此進出台灣本島。哈瑪星的角色,就像城市的心臟,在那個「運輸即生命線」的年代,擔負著最關鍵的角色。巷弄裡的日常|哈瑪星的文化層疊與生活閩日交錯:生活與語言的混血地圖哈瑪星是一個由閩南人、日本人與後來移入的外省人共同構築的空間。日本統治時期的上層官員與技術人員多居於壽山麓的日式宿舍,閩南商人則聚集於登山街、中山橫街開設食堂、布店、乾貨舖。街坊間的語言混合了日語、台語、北京話,在茶館裡,談生意可以一桌三語並存。街坊的飲食也因此融合:味噌與醬油並存、炸豬排與鹹粥共桌,是哈瑪星獨有的飲食文化輪廓。美食記憶:從古早味豆花到魚市場早餐若你清晨走進哈瑪星魚市場旁的小巷,仍可找到幾間傳承三代以上的古早味豆花、燒餅、油條攤販。這些食物並不華麗,卻是每一位哈瑪星在地人味蕾的起點。登山街口的牛肉湯、壽山下的米粉炒、壽司便當鋪……都是這區生活史的一環。哈瑪星如何轉身|從工業遺址到文化基地鐵道園區的誕生:記憶不被拆除,而是被再利用2008年,高雄臨港線停止營運,原本應被封存或拆除的鐵道設施,在公民與文化界的倡議下,得以保存與轉型。如今的「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保留了百年軌道與倉庫,成為市民活動、展覽、親子體驗的新場所。創意進駐與在地實踐園區內設有「台灣鐵道館哈瑪星分館」、「駁二藝術特區延伸倉庫群」、「地方青年工作坊」等,讓地方創生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能實質落腳的實驗平台。許多駐地藝術家選擇在哈瑪星發表作品,因為這裡保有城市的真實紋理,也擁有足夠的時間厚度讓作品與土地對話。哈瑪星的當代價值與未來可能攝影提供:低傳真名城市不只向前,也該回頭哈瑪星的存在,提醒我們:城市的發展不能只看摩天大樓與新商場,而應該關注那些被忽略的街道、逐漸淡去的生活樣貌與可轉譯的歷史空間。哈瑪星不是「老舊」,而是「成熟」。它證明了一件事:一個城市若能善待自己的過去,也會更有力量面對未來。不只是保存,而是共創未來的哈瑪星,不能只是觀光導向的歷史公園,更應該成為「城市共創的實驗場」。在地居民、設計師、文化人、建築師與政府共同參與,讓這個空間既保有記憶,也有創新的可能。推薦延伸閱讀:棧貳庫KW2-港邊倉庫的文創重生延伸散步提案|哈瑪星周邊的歷史與文化路徑哈瑪星不只是一個街區,它的位置幾乎就像高雄舊城的核心,四周還藏著許多值得順路探訪的景點,這些地方與哈瑪星彼此呼應,讓散步更有故事可聽:🏛️ 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位於壽山山腰,是全台保存最完整的英國領事館建築,俯瞰高雄港絕佳地點。🐠 鼓山魚市場(原高雄漁市場):清晨最有味道的景點,可以邊吃邊看拍賣與卸貨,體驗真實港邊生活。🚶‍♀️ 哨船頭公園與海岸步道:沿港設有景觀平台與散步道,夕陽時段最受歡迎,緊連哈瑪星南端。⛩️ 代天宮:在地信仰中心,保留傳統宮廟與地方慶典活動,是認識庶民文化的關鍵。🖼️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鼓山分館):有系統展示哈瑪星與鼓山的都市轉型、殖民建設與空間記憶。以上景點步行皆可抵達,適合安排半日至一日的深入探索行程。結語|走進哈瑪星,也是在走進我們的城市根部哈瑪星這地方,若你是高雄人,多半有聽過;若你是外地來的,可能覺得它只是某個看起來有點舊的角落。但真正走進來,才會發現,它像是一本打開的家族相簿,一頁頁寫著港口工人的汗水、鐵道聲響、巷弄裡的吆喝聲。有些記憶,是靠走出來才會想起來的。哈瑪星的老屋還站著,鐵道還在,味道也還在——那是烤香腸的味、鹽水雞的味,也是鐵軌在太陽下散發的熱氣味。下一次來高雄,不妨早點起床,先到哈瑪星喝一碗豆漿,或是在鐵道園區坐坐。讓身體慢慢地走、讓心也慢下來。你會發現,高雄其實藏了很多故事,而哈瑪星,就是那扇門。 更多資訊
高雄|棧貳庫KW2

高雄棧貳庫文創導覽|老倉庫轉身為生活風景的港邊基地

高雄棧貳庫|一座老倉庫的第二人生,從貨運轉運站到港邊文創最佳地標『這不只是景點,是高雄的記憶延伸』在高雄眾多新式的景點中,「棧貳庫」從來不靠光鮮亮麗取勝。它是沉穩的,是低調的,卻是活在高雄人城市記憶深處的一部分。如果你走過鼓山、來到哈瑪星港邊,可能曾經擦肩而過這棟紅磚老建築;如今它不再只是港邊的遺跡,而是一個把歷史翻譯成創意語言的基地。這裡的倉庫曾見證貿易繁華,如今則為文化與生活留下空間。這篇文章不只是帶你來「玩」,而是帶你來「聽」這座城市曾經的節奏,與它如何在轉型中重新找回自己的語言。高雄港老倉庫到棧貳庫|空間如何重生?攝影提供:低傳真名過去:繁華與沉寂的交錯棧貳庫,全名「高雄港第二號倉庫」,建於日本時代,是當時高雄港貨運的重要倉儲設施之一。曾經,貨輪一艘艘靠岸,從南洋來的貨品、島內南北的物資,經過這裡中轉、整理、再出發。那是一段高雄作為工業城市與海港要塞的年代。但隨著產業轉型與港口東移,這些曾經熙來攘往的空間一一沉寂。棧貳庫在90年代後期被封存,不再有人出入、無聲無息地沉睡在港邊。現在:將舊空間說新故事直到市政府推動港區再生計畫,棧貳庫才迎來改建契機。與駁二藝術特區相呼應,棧貳庫以「生活文創基地」為定位,不只是觀光景點,而是社區文化與青年創業的共生場域。這裡|不只是網美打卡點,這裡有生活的記憶攝影提供:低傳真名紅磚牆下的呼吸空間走入棧貳庫,不會被刻意裝飾的打卡裝置綁住目光,而是先感受到「空」。空間開闊、視野流通,有木棧道、有港景、有風吹,還有老倉庫的斑駁與時間留下的紋理。這裡的每一塊磚,每一扇窗,不只是裝飾,而是高雄港過去百年歷史的皮膚。你會看到木質鞦韆靜靜地擺盪,孩子奔跑、情侶對坐、長輩散步……這是一個讓記憶與當下共存的空間。倉庫裡的店鋪:不是連鎖,而是有溫度棧貳庫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倉庫裡的文創品牌與小店。這些不是標準化的連鎖品牌,而是許多從高雄長出來的品牌、手作人、甜點師傅、設計師,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在地」。在地製作:以南部整體風格為核心的生活設計店倉庫旁的手沖咖啡店:販售的不只是咖啡,而是午後的對話甜點與插畫結合的藝術空間:讓人進去後不自覺放慢腳步每一家都像是一本故事書,不高調、不喧鬧,卻有堅持。高雄最有靈魂的文創基地?一個讓創作發生的「容器」與一般展覽空間不同,棧貳庫本身就是創作的發源地。不只是展示作品,更提供藝術家駐村、策展人實驗、品牌孵化的基地。你常常會看到:假日市集:讓年輕創作者有第一個對外販售的機會藝術快閃展:沒有固定形式,只以倉庫為畫布舊物改造工作坊:讓大人小孩一起動手做生活設計這不只是空間租借,而是真正落地的文化孵化場所。旅行之外,這裡也藏著地方創生的可能你會發現,這裡的工作人員大多是高雄在地青年,有些人甚至是返鄉創業。他們選擇回來,不是因為其他城市不夠好,而是因為相信這座城市的慢、有厚度、有溫度。「我想讓以後的小孩可以知道,城市不只是看高樓大廈,而是知道這裡曾經是裝滿木箱與汗水的地方。」一位開甜點店的師傅這麼說。這是棧貳庫最打動人的部分:它不只是一個地方,而是生活選擇的具體展現。散步提案:從棧貳庫走到城市生活地點距離與推薦重點駁二藝術特區步行3分鐘,街頭塗鴉、當代藝術與展演基地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步行5分鐘,音樂人演出與夜景餐酒常態上演哈瑪星鐵道園區鐵道迷與親子同樂地,有舊火車頭與歷史解說展西子灣夕陽捷運一站,黃昏時分看海最適合鹽埕區小吃走進巷弄吃鴨肉珍、米糕城,最地道的味道延伸閱讀:音樂節、藝術展覽、市集文化,感受南台灣的文化精髓?還想逛更多藝文活動?結語|不是結束,而是從這裡出發的一段風景棧貳庫不只是倉庫的再利用,而是城市與記憶的再連結。它不是把歷史當成展品,而是讓歷史參與今天的生活。你可以在這裡喝咖啡、買設計、看展覽,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單純坐著吹風,靜靜感受高雄港口的節奏。而當你真正踏進這片空間,就會理解:所謂地方,不只是地理位置,而是人與時間一起累積出來的溫度。棧貳庫正在持續書寫屬於高雄的海港文化日記,也邀請你留下屬於自己的那一頁。如果你還沒來過,來走走吧;如果你已經來過,再來一次,也許你會發現,這裡每次都能給你不一樣的感覺。 更多資訊
高雄|鳳鳴廣播電台

鳳鳴電台深度介紹|高雄在地廣播90年文化傳承與城市聲音記憶

高雄鳳鳴電台|90年在地廣播文化與高雄聲音記憶全紀錄在高雄這座城市的發展軌跡中,有一道聲音陪伴著市民走過九十年——那就是高雄鳳鳴廣播電台。從戰亂時期的播報使命,到今日成為城市記憶的文化載體,鳳鳴電台不只是一個廣播頻道,更是高雄人的共同語言。本文將深入介紹這個在地聲音品牌的歷史、節目與文化意義,讓更多人重新聽見高雄,也聽見我們彼此的故事。從上海到高雄|一段90年的聲音傳承1. 上海創立,戰火中的文化堅守鳳鳴電台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34年,創辦人袁鳳舉先生在上海成立「鳳鳴播音社」,原為文化推廣與新聞廣播平台。隨著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該社改制為「鳳鳴廣播電台」,成為抗戰期間唯一持續運作的民營媒體之一。面對戰火與政局動盪,鳳鳴電台仍然堅持日播,並積極協助抗戰宣傳與新聞聯播。2. 遷台落腳,重啟廣播使命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至台灣,袁鳳舉帶領原班人馬來到台北,成立「民本電台」。然而,他深知南台灣欠缺民營媒體發聲管道,遂於1950年將總部遷至高雄,並於九如二路創立「鳳鳴電台」高雄總台。這項決定開啟了高雄地區民營電台的先例,也改變了南部資訊傳播的樣貌。3. 成為南部廣播指標1959年起,鳳鳴電台增設第二廣播部,並於1966年興建「鳳鳴廣播大廈」,成為當時高雄地標之一。1968年再創先例,設立全台首座民營澎湖轉播站,開啟全天候24小時播音制度,奠定其作為台灣南部廣播指標的地位。鳳鳴電台與高雄的深度連結1. 廣播與城市共生從六零年代的漁港廣播、七零年代的工廠通勤新聞、八零年代的社區訪談,到今日Podcast與數位收聽的轉型,鳳鳴電台的內容始終貼近高雄人的日常生活。它不僅是媒體,更是城市的語言,一種獨屬高雄的文化聲響。2. 在地節目主題,貼近生活脈動節目名稱主題內容地方連結與特色HAKKA恁靚客家文化、語言、美食美濃六堆客庄特色文化、在地採訪健康醫療站醫療常識、診所訪談高雄市立醫院、仁武、燕巢等地醫師定期參與公民培力計畫社會議題、青年參與結合高雄市民政局、學校與社區大學書香推手閱讀推廣、作家訪談串聯三餘書店、棧貳庫閱讀活動海洋之心海洋議題與環境永續與旗津、高雄港、海科館合作這些節目並非模板製作,而是以社區需求為主軸編排,讓電台不只是扮演傳聲筒,更成為在地居民討論的平台與社群網絡的核心。走進社區:電台不只是播音,更是地方力量1. 偏鄉教育與長者參與電台定期舉辦「社區聲音工作坊」,走入那瑪夏、甲仙、杉林等地原鄉部落,教導當地師生錄音剪輯、新聞寫作與播報技術,並鼓勵學生製作自己的家鄉廣播。此外,推出「耆老聲音記憶計畫」,邀請銀髮族參與節目錄製,分享過往產業、地方風俗、家族遷移故事,這些內容後續也被保存為聲音文史資料。2. 與高雄市府、NGO協力發聲鳳鳴電台長期為高雄市政府執行政策宣導專案,如交通安全、選舉知識、防疫觀念等,也配合民間組織推動公益議題,像是LGBTQ認同、街友庇護機制、偏鄉學童培力等,成為社會聲音的連結者與推進者。聲音轉型:從AM走向Podcast與文化保存1. 數位化聲音資產鳳鳴電台與國家圖書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合作,進行老節目、災難現場即時錄音、文學廣播劇等珍貴音檔的數位化與註解工作,成為台灣首批進入文化部聲音典藏資料庫的民營單位。2. 多平台經營,擁抱新媒體除了原有的AM廣播,鳳鳴電台已建置官網串流平台,並同步於YouTube、Spotify、Apple Podcasts 等主流平台上架節目。內容如「真善美的城市片段」與「港都聲音紀錄」吸引眾多年輕聽眾與在外遊子回流關注。未來角色與文化定位鳳鳴電台正在規劃「聲音導覽地圖」,結合高雄各行政區文化景點與歷史街區,如哈瑪星、鳳山城、橋頭糖廠,製作App語音導覽系統,由電台主持人實地講解。目標是讓聲音成為高雄文化旅遊的新媒介。未來也將與高雄青年創業社群、在地設計師合作,開發聲音品牌周邊,透過文創延伸鳳鳴精神,讓更多人用不同方式「聽見高雄」。延伸閱讀:除了傳統電台,高雄還有哪些藝文活動跟樂團可以推薦?聯繫與參觀方式想更深入了解鳳鳴電台、參觀錄音現場或安排團體導覽,可透過以下方式聯繫: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492號(鳳鳴廣播大廈)電話:07-311-5353官網:https://www.fengmin.com.tw粉絲專頁:facebook.com/fengmin.com.tw目前開放部分團體參訪行程(需事前預約),內容包含節目錄音參觀、廣播歷史導覽、聲音體驗互動區,適合學生、社區團體、文化旅遊等族群。結語:鳳鳴,是高雄說故事的方式鳳鳴電台不只是城市的耳朵,更是一座記錄與創造高雄故事的平台。在這裡,聲音不只是媒介,而是一種文化自信。當我們在深夜或清晨再次聽見那熟悉的聲音時,聽見的不只是廣播,而是屬於這座城市最真實、最貼近人心的呼吸。 更多資訊
高雄|台鋼雄鷹

台鋼雄鷹|高雄魂再飛翔!港都精神與鋼鐵意志的棒球夢

【咱高雄的驕傲】台鋼雄鷹|鋼鐵意志、港都靈魂,為土地而戰的球隊一座等待太久的城市高雄,是一座用汗水與夢想堆砌起來的城市。在這裡,孩子們拿著球棒、穿著球鞋,在紅土上打棒球,是再平常不過的風景。從澄清湖棒球場熱鬧的喝彩聲,到社區小球場黃昏的揮棒聲,棒球,是高雄人生活的一部分。失去主隊的空缺但自從早期主隊離開,高雄的棒球魂仿佛被強行按下了暫停鍵。澄清湖棒球場,從曾經滿場爆滿,到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加油聲,高雄人失去了能夠一起吶喊、一起驕傲的依靠。這種空虛,不只存在於球場,也存在於整個城市的心裡。為何高雄需要一支自己的隊伍南北資源差異的現實台灣職棒發展多年,北部、中部城市擁有完善資源,高雄,卻在地圖上逐漸被邊緣化。棒球基層在高雄從不缺熱情:無數國小、國中、小聯盟堅持運作每年有大量南部小球員在北部出賽奮戰南台灣的孩子夢想成為球星,卻常常被迫北上追夢城市需要自己的隊伍,不只是為了比賽,更是為了留住這些屬於南方的夢想。澄清湖不該只剩回憶澄清湖,曾是全台最美的球場之一。但多年無主場隊伍,讓它一度淪為被遺忘的存在。一座城市,需要有屬於自己的棒球聖地。澄清湖,需要被重新點燃。台鋼集團的出手:土地的兒子挺土地的夢想攝影取自:Yahoo運動台鋼與高雄血脈相連台鋼集團不是外來者,而是從高雄港邊鋼鐵廠一步步起家的企業。台鋼董事長林明儒曾公開表示:「高雄是我們的根,成立台鋼雄鷹,不只是支持體育,更是希望把高雄人的夢想重新找回來。」這不只是資金的投入,是對土地的情感回饋。建隊背後的堅持成立球隊,台鋼選擇了最艱難的路:不高價搶明星自組農場培養年輕球員用扎實訓練打造球隊文化這份從零開始的態度,正如同高雄人在鋼鐵廠、在港口,從無到有打拼出來的一樣。台鋼雄鷹成立的意義:不只是球隊,是港都魂雄鷹象徵什麼?「雄鷹」的命名,並非偶然。「雄」:呼應高雄,代表城市驕傲。「鷹」:天空中最堅毅、最不屈服的飛行者。台鋼雄鷹,承載的不僅是球隊的名字,更是整座城市不服輸、不低頭的靈魂。每一次擊球、每一次飛撲,都是高雄人骨子裡那股「硬拚到底」精神的展現。澄清湖主場:一座城市記憶的再生高雄澄清湖棒球場|經過台鋼雄鷹用心經營,逐漸恢復往日看球的熱鬧氣氛澄清湖的歷史與情感澄清湖棒球場,1986年啟用,曾經是南台灣棒球聖地。從台灣大聯盟高屏雷公、中華職棒La New熊至國際賽事,高雄人在這裡歡笑、吶喊、流淚。但也親眼見證,隨著主隊遠去,球場草皮荒廢、座位斑駁,看台上只剩孤單的空席。台鋼雄鷹進駐後的變化台鋼雄鷹進駐後,澄清湖徹底改變:全面翻新場地設施新增親子區、主題區、球迷互動體驗區加強夜間照明,打造更舒適觀賽環境每到週末,比賽日的澄清湖,又恢復了昔日的喧囂與熱血。紅旗揮舞,球迷齊聲加油,高雄人的榮耀感,在這裡再次甦醒。台鋼精神的落實:從鋼鐵企業文化到球隊價值台鋼集團從高雄起家,走過經濟起飛、全球鋼鐵市場風暴,靠的是一種根植土地、面對現實、不投機取巧的精神。這份企業文化,成為台鋼雄鷹球隊成立後最核心的基石。鋼鐵企業精神是什麼?在台鋼的世界裡,「耐得住磨練、踏實走每一步」遠比短期成績來得重要。實事求是:問題出現了,不找藉口,只想辦法解決。長遠規劃:不求一夕爆紅,而是布局十年後仍然屹立不搖。團隊至上:鋼鐵生產沒有個人英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體。這些理念,也完整傳承到了台鋼雄鷹的日常運作。球隊文化的具體展現台鋼雄鷹不像一般新軍急著拚短期成績,而是從建隊初期就堅持:從基本功做起:打擊、防守、傳球,每一個細節反覆打磨,不急著求速成。面對失敗的態度:輸球不怪罪個人,而是團隊一起檢討,一起修正。訓練哲學:重訓、體能、技術三線並進,不因短期壓力而放棄基礎訓練。正如鋼鐵鍛造需要反覆高溫淬鍊,雄鷹選手們也在每日練習、每場比賽中一點一滴打造自己的實力。面對挑戰的堅持2024年首年一軍挑戰,雄鷹面臨強敵夾擊、連敗打擊士氣,但球隊高層並未急躁換人或大幅改革,而是堅持台鋼式的思考:認真檢討基本功不足加強個別選手的技術輔導強化體能訓練週期,從源頭改善競爭力這種耐得住磨練的堅持,才是台鋼雄鷹能在未來茁壯成真正勁旅的關鍵。深度扎根高雄:不只是掛名,是生活的一部分港都日、市集活動台鋼雄鷹將高雄文化帶進球場:港都日:結合高雄海港歷史、地方特色音樂表演市集日:邀請旗津小吃、鹽埕夜市攤位進駐,打造港味球場客家文化日、原民日:展現南部多元族群特色每一場主題日,都是城市生活的一次延伸。球場,不只是看球的地方,是高雄人聚會、分享、慶祝的節日。社區巡迴與基層推廣台鋼雄鷹積極走進學校與社區:舉辦小學、國中免費棒球體驗營基層賽事贊助,讓更多南部孩子有比賽機會邀請弱勢家庭進場觀賽這不只是作秀,是真正用行動,把夢想種在南台灣的土地上。2025年,台鋼「翅膀硬了!!」的真正意義口號背後的故事2025年度口號:翅膀硬了!!IM(鷹)PROVE經歷了第一年一軍洗禮,小鷹們跌跌撞撞,但也在磨練中長出真正的翅膀。這句口號,是球員們親自參與討論出來的,他們希望告訴球迷:我們不再是學飛的小鷹我們準備好,展翅高飛雄鷹精神的升級今年的雄鷹,不只是拚勁,還多了一份成熟與智慧。打擊更有策略投手群穩定度提升團隊合作意識加強這份成長,是高雄棒球魂最好的展現。未來展望:咱ê高雄球隊、咱南台灣的驕傲咱ê夢想從澄清湖起飛未來,台鋼雄鷹不只要贏球,更要讓更多南台灣孩子相信:咱在高雄,也可以站上職棒舞台咱的汗水,也可以在家鄉開花結果澄清湖,將成為南台灣棒球夢想的搖籃。咱ê雄鷹,咱ê未來台鋼雄鷹,從土地而生,為土地而戰。從這座城市的汗水中起飛,帶著咱高雄的骨氣、咱港都的靈魂,在台灣棒球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延伸閱讀:要到澄清湖看球賽順便一日遊,在交通上要注意什麼?2025台鋼雄鷹|澄清湖主場賽程全整理日期對戰隊伍比賽時間備註4月4日(五)樂天桃猿16:05開幕戰4月5日(六)樂天桃猿16:05高雄製造主題日4月6日(日)樂天桃猿16:05高雄製造主題日4月8日(二)統一7-ELEVEn獅18:354月9日(三)統一7-ELEVEn獅18:354月18日(五)味全龍18:354月19日(六)味全龍16:054月20日(日)味全龍16:054月29日(二)富邦悍將18:354月30日(三)富邦悍將18:355月3日(六)中信兄弟16:055月4日(日)中信兄弟16:055月6日(二)味全龍18:355月7日(三)味全龍18:355月16日(五)統一7-ELEVEn獅18:35南人祭主題日5月17日(六)統一7-ELEVEn獅16:05南人祭主題日5月18日(日)統一7-ELEVEn獅16:05南人祭主題日5月21日(三)樂天桃猿18:355月27日(二)中信兄弟18:355月28日(三)中信兄弟18:355月30日(五)富邦悍將18:355月31日(六)富邦悍將16:056月1日(日)富邦悍將16:056月14日(六)味全龍17:056月15日(日)味全龍16:056月17日(二)中信兄弟18:356月19日(四)富邦悍將18:356月20日(五)富邦悍將18:358月1日(五)味全龍18:358月2日(六)味全龍16:058月3日(日)味全龍16:058月15日(五)統一7-ELEVEn獅18:358月16日(六)統一7-ELEVEn獅16:058月17日(日)統一7-ELEVEn獅16:059月9日(二)中信兄弟18:359月10日(三)中信兄弟18:359月12日(五)富邦悍將18:359月13日(六)富邦悍將16:059月14日(日)富邦悍將16:059月16日(二)中信兄弟18:35請注意,以上賽程可能因天候或其他因素有所變動,建議您在前往觀賽前,查閱台鋼雄鷹官方網站或中華職棒官方網站以獲取最新資訊。台鋼雄鷹,不只是一支球隊,是咱高雄人、南台灣人共同築夢的力量。2025年,澄清湖將再次見證高雄魂的飛翔,每一場比賽,每一聲吶喊,都是咱對這座城市最深的愛。無論勝負,無論風雨,等你一起,在澄清湖高聲吶喊、熱血飛翔!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