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乙組棒球還有未來嗎?真田整合行銷與西子灣聯盟的合作紀實
從2025–26賽季開始的合作
在高雄,棒球從來不是只屬於職業層級的運動。
除了中職、甲組外,還有一群仍堅持在紅土上練習、比賽的球員。
他們組成的民間賽事——高雄西子灣乙組棒球聯盟,
自 2004 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動地方棒球發展,讓離開學校體系的球員仍能延續球員生涯。
2025–26 賽季是聯盟邁入第 21 個年度。
這個賽季共有 10 支球隊參賽,
採循環對戰制度,正式設有主審、壘審、紀錄與場務。
賽程安排、裁判派任、成績統計,均以規章制度執行,
已形成穩定的比賽結構,而非臨時性休閒賽事。
聯盟的宗旨十分明確:
促進各球隊交流、延續棒球熱情、推廣高雄地區棒球運動。
2025 年下半年,真田整合行銷與西子灣聯盟正式展開合作,
希望透過品牌行銷與數位曝光的方式,
協助這項地方賽事在資訊傳播、形象建立與社群推廣上更具穩定性。
對真田而言,這不是一場商業活動,而是一次地方體育與企業品牌如何共構永續價值的實際行動。
西子灣棒球聯盟的發展歷程
高雄西子灣乙組棒球聯盟成立於 2004 年
創立初期由三支球隊發起——健燁、風凌與野球OB,早期比賽地點為國立中山大學棒球場,當時以自組、自管、自費為主,主要目的在於「讓高雄地區熱愛棒球的成年人有正式比賽可參與」。
隨著參賽球隊逐年增加,原有場地無法滿足需求,聯盟於 2010 年左右轉移至楠梓清豐地區的預定學校用地,自行整建為兩座簡易球場。球場雖非標準規模,但具備完整壘包距離與安全區域,可同時進行兩場硬式棒球比賽。
自此,「清豐棒球場」成為聯盟例行賽主要場地。所有例行賽、季後賽與盃賽皆在此舉辦,並設有正式比賽規章、裁判制度、紀錄制度與申訴流程。
目前聯盟共有十支球隊,採三年期制度運作,每支加入聯盟球隊需先繳交三年入會費新台幣一萬元,及每年聯盟支出費用大約新台幣六萬上下,用於賽務與場地維護,裁判、記錄、場務皆由聯盟指派人員負責,並於比賽前後進行安全檢場與例行維護。
👉🏻👉🏻看更多:高雄西子灣聯盟的過往發展到現在?更多細節哪裡看?
所謂的乙組棒球定義是?

乙組棒球,不只是延續校隊生涯的舞台
乙組棒球是台灣成人棒球體系中,介於甲組與丙組之間的層級。
比賽採用正式硬式規則,設有主審、壘審、紀錄與裁判制度,整體比賽強度與制度完整度都相當高。它是讓成年球員能在離開校園後,仍以正式規章比賽的舞台。
但與外界想像不同,乙組棒球並不只屬於科班選手,這裡有退役校隊,也有工程師、設計師、老師、業務員與自由工作者。他們可能沒有接受過完整體系訓練,卻在假日穿上球衣、親手整地、揮棒全力以赴。
乙組棒球的精神,是「不論出身,只論態度」。
只要願意投入時間與熱情,就能在紅土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西子灣棒球聯盟的多元樣貌
「高雄西子灣乙組棒球聯盟正是這種文化的具體例子」
自 2004 年成立以來,聯盟吸引了來自不同產業與背景的球員加入,其中有科班出身的,也有因熱愛棒球而自學成長的愛好者,大家在相同規章下比賽,在紅土上交朋友,也在比賽中持續學習。
這種開放又嚴謹的氛圍,讓西子灣聯盟不只是比賽平台,
更是一個能代表「高雄棒球精神」的地方社群。
👉🏻👉🏻看更多:高雄等了許久的職業棒球隊台鋼雄鷹,吸引人在地人的地方是?
場地現況:清豐棒球場與青埔棒球場的發展與挑戰

高雄西子灣乙組棒球聯盟長期面臨的最大課題,始終是「場地穩定性」。
自成立以來,聯盟已歷經兩次主要遷場:
早期在國立中山大學棒球場進行賽事,
後因校方場地調整與使用限制,改以楠梓清豐球場為主要比賽地點。
(一)清豐棒球場:聯盟主場,卻存在長期不確定性
清豐棒球場位於楠梓區清豐里一帶,原屬於教育用地(學校預定地)。
當年因閒置,經地方社群與球隊自發整地後,逐步形成現今的比賽場域。
球場雖非公辦設施,但在使用與安全維護上皆有一定水準:場地平整、壘包距離標準,並設有基本設施與排水系統,能支援硬式棒球比賽及例行賽季。
目前,清豐球場仍是西子灣聯盟例行賽與季後賽的主要場地。
每週末由聯盟安排賽事,配有正式主審與壘審、紀錄員及場務工作人員。
比賽採用7 局制與時間限制(2 小時 20 分),並依照聯盟規章處理賽務、紀律及場地檢查流程。
不過,由於該地屬於學校預定用地,未來若市府重啟教育設施建設,清豐球場可能面臨回收的狀況,這也是目前聯盟幹部最關心的議題之一,雖然短期內仍可繼續使用,但長期而言,若無其他固定場地接替,聯盟的賽季規劃與人員訓練將受到影響。
(二)青埔棒球場:民間自建、使用飽和的替代方案
作為清豐場地的替代選項,聯盟在必要時會租借青埔棒球場使用。
青埔球場為民間業者與棒球愛好者自行籌資興建,屬私人土地使用,目前並無政府徵收或開發計畫,因此不存在短期收回風險。
不過,由於青埔球場場地條件良好,除乙組聯盟外,也有台鋼職業棒球隊作為春訓基地,並提供多支社區、企業及青少棒隊進行練習。因此青埔球場的使用時段幾乎全年滿檔,在非賽季或雨備調度上仍存在一定困難。
聯盟幹部指出,雖然青埔球場在排水與設施上優於清豐,但因場地屬民間管理,租用必須依照既有規則與時段協調。在春訓期間與大型活動月份,時段可用性大幅下降,
導致聯盟仍以清豐為主要賽場,青埔則僅作為臨時或季後賽備援使用。
目前聯盟正評估未來若清豐球場被回收,是否能與青埔方建立長期合作機制,
或尋求高雄市體育處協助媒合其他可使用場地。
(三)場地維護與安全管理
無論清豐或青埔,西子灣聯盟皆自行負責比賽當日的安全檢查與場務整備。開賽前進行壘包固定檢測、紅土平整與防滑處理;賽後由聯盟志工進行例行整地,確保下一場賽事品質。
場地安全檢查包含:
- 投手丘高度與距離確認
- 壘包與本壘板穩固狀況
- 界外區域障礙物排除
此外,為避免高溫中暑或運動傷害,聯盟設有緊急醫療包與簡易防護設備,並指派當日安全人員巡場。這些看似細節的工作,其實是乙組棒球能維持穩定賽事品質、保障選手安全的重要基礎。
聯盟的運作:不是業餘,而是一群有制度的球員

在很多人眼裡,乙組棒球常被誤解成「興趣型」比賽。但如果你走進西子灣聯盟,會發現這裡的一切都很有秩序。
比賽開打前的流程幾乎和職業賽沒有太大差別:
主審與壘審準時進場、裁判開 Plate Meeting、雙方教練交換正式的 Lineup Card,
場務組則在外野線重新撒粉、測距、打壘包。
「聯盟有規章、有時間、有制度。只是少了廣告看板而已。」
每一場例行賽,都有正式記錄員負責統計投打數據,他們不是隨手記,而是照聯盟統一格式完成,比賽結束後短時間內上傳至聯盟雲端資料表,所有球隊都能即時查看。
「球員對成績都很在意,因為那是比賽的累積。」
裁判、紀錄與場務:讓比賽被尊重
西子灣聯盟目前採三審制(主審+兩位壘審),關鍵比賽或季後賽增派第四審。
這些裁判多半有中華棒協認證或地方協會執照,不只是「志工」,而是真正在硬式比賽中擁有經驗的專業人員。
記錄員制度則是近幾年強化的重點。過去僅由球員兼任,現在改為指定人員,每場固定兩位。「裁判是讓比賽有公信力,紀錄是讓比賽留下痕跡。」聯盟人員說這句話的時候,很平淡,但那種穩定感很真。
行政團隊:有熱情,但更有組織
聯盟每一季都有行政小組負責排賽、維護場地日誌與公布賽程。
工作分得很細:有人管裁判派任、有人負責保險、有人更新比數表。這些人平常都有工作,很多都是下班後再處理聯盟事務。
「我們其實很像一個迷你球團,只是沒有行銷預算而已。」
一位聯盟幹部笑說。
而這樣的「民間球團精神」,也是為什麼真田整合行銷願意協力加入。在地方運動推廣的計畫裡,我們看見的並不是「缺乏資源」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用時間和紀律去守一個運動習慣。
高雄西子灣棒球聯盟的入會制度及方式是?
入會與年度制度
目前西子灣聯盟的球隊採三年期制運作,
入會與年度費用結構如下:
項目 | 金額 | 說明 |
---|---|---|
入會費 | NT$10,000(每三年繳一次) | 聯盟行政、註冊、保險與場務設備維護 |
年費 | NT$54,500 | 含場地租金、裁判費、紀錄費、保險與行政支出 |
球費 | 約 NT$5,500 | 各隊年度比賽用球費用 |
年支出合計 | 約 NT$60,000/隊上下(以聯盟規章為原則) | 維持一季完整比賽運作所需 |
整體開銷雖不高,但每一筆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場地租金、裁判與紀錄費、及各種比賽雜支。
聯盟沒有浪費的空間,所有球隊都清楚這筆費用代表的意義——
它讓比賽能準時開打,讓每一場球都在安全與公平的環境中進行。
西子灣聯盟2025–26 賽季制度與對戰
2025–26 賽季正式於 2025 年 11 月展開,
本季共有十支球隊參賽,分為兩組:
- A 組:風凌、突擊、酷棒鯊魚、屏東紅鷹、閃耀之星
- B 組:奇蹟、海神、C.H. Dome、大苑、港都夜狼
賽制沿用前季制度,採雙組循環賽制。
- 每隊進行 14 場例行賽(組內交戰一次、跨組交戰兩次)。
- 比賽採 7 局制,限時 2 小時 20 分,達 2 小時不開新局。
- 季後賽採雙敗淘汰制,依勝率排名決定晉級名單。
- 若遇天候影響,依照賽務小組排程順延。
本季預計舉辦約 70 場例行賽與 6 場季後賽,主場仍以楠梓清豐棒球場為核心場地,
並於賽季中視場地狀況調度至青埔棒球場作為替補。
真田整合行銷的參與:從球員到推手,把比賽故事留下來
真田整合行銷會選擇和高雄西子灣乙組棒球聯盟合作,並不是單純的企業合作案,這一切都從球場開始。
真田整合行銷的兩位主理人,都是從棒球校隊出身。
兩位都還在打乙組棒球,更有一位則是西子灣聯盟「風凌棒球隊」的現役球員。
兩人雖然轉入行銷產業,但對棒球的熱情從未離開過,「我們下班後還是球員,假日還是戴著手套的人。」這句話幾乎成為我們的共識。
因此,當看到聯盟在有限資源下努力維持運作,真田團隊決定用自己的專業去幫助這群同樣愛棒球的人。「我們懂這種感覺,因為我們自己也在這裡打。」
西子灣棒球聯盟的未來與永續
讓高雄的紅土繼續,也讓棒球被看見
高雄西子灣乙組棒球聯盟至今已邁入第 21 年。
清豐球場雖面臨學校預定地收回的不確定,青埔球場雖因台鋼職業隊與社區球隊使用而時段飽和,但聯盟依舊維持穩定的比賽節奏與制度。真田整合行銷希望以專業角度,協助這項地方賽事留下紀錄、推廣曝光,讓高雄的紅土文化被更多人理解,而不只存在於場邊。
真田整合行銷與西子灣棒球聯盟的共同願景
未來,聯盟會持續完善比賽流程與資料管理,真田整合行銷則在品牌推廣及基層棒球上持續努力。雙方目標一致——讓想打球的朋友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在乙組棒球發光發熱。
Q&A:高雄乙組棒球常見問題
Q1:西子灣聯盟屬於哪一類比賽?
A:屬於正式乙組硬式棒球聯盟,設有主審、壘審、紀錄與賽務制度,
非全休閒型比賽,所有賽事皆依乙組棒球比賽規章執行。
Q2:目前使用的場地有哪些?
A:主要使用清豐棒球場為主場,青埔棒球場為備援場地。
清豐為教育預定地,使用仍有不確定;
青埔為民間自建球場,目前由台鋼職業隊及社區隊共用。
Q3:參賽費用為何?
A:入會費三年 NT$10,000;年費 NT$54,500;球費約 NT$5,500,
合計單一球隊約 NT$60,000/年上下(依聯盟規章為原則),用於場租、裁判與行政雜支。
Q4:真田整合行銷在聯盟的角色是什麼?
A:真田團隊兩位主理人皆為乙組球員,其中一位是風凌隊成員。
目前協助聯盟推動Google搜尋曝光整合、品牌形象與地方運動推廣,以企業角度支持基層棒球的長期發展。
Q5:未來西子灣棒球聯盟發展方向?
A:聯盟將持續強化制度、完善資料雲端化、並期待有更多棒球愛好者加入西子灣聯盟的行列,也持續在爭取更優質的場地及更多的企業認同,朝全台最有規模的乙組棒球聯盟邁進~
